首页 > 健康科普 > 健康科普

支架巧堵瘘口,“天堑”再无“歧途”——市六院开展HIV患者气管支架置入术

时间:2023-05-01   

日前,我院气管镜室
为一例食管气管瘘患者
实施了气管覆膜支架置入术
该患者为男性,基础疾病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,1周前于我院确诊为“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”,病理提示恶性程度高,病情进展快,已予抗肿瘤治疗,疗程中出现“进食后剧烈呛咳”,完善影像学、内镜检查后确诊为食管气管瘘,遂予以禁食、留置胃管,患者痛苦不堪、情绪低落,其体重也从原来的115kg减轻到104kg,病情危急。


图片

支架置入后瘘口被完全封堵



左主支气管瘘口


图片


该患者为恶性疾病所致瘘口,结合全院多学科会诊意见,拟行全身麻醉下气管支架置入以封堵瘘口,大气道支架置入术风险高、术程相对较长,因其存在食管气管瘘,麻醉后存在气管漏气、误吸、窒息等相关严重并发症,术前气管镜室及麻醉科充分讨论,综合患者临床症状及各检查结果制定出周详的手术计划,后予以顺利置入气管覆膜支架,镜下见支架位置良好、膨胀良好,气管食管瘘口封堵完全。

  

图片


▲气管支架置入术中


术后第二日患者拔出胃管
进食流质饮食
身体虚弱状况得以改善
同时极大缓解了患者呼吸困难
进食呛咳等严重症状
此次手术治疗
也为后期治疗铺平了道路
患者目前已顺利出院

图片

据悉,此手术是我院首例气管支架置入术,此技术的成功开展,为身患良恶性大气道狭窄、气管食管瘘等疾病的病人带来了希望。

这标志着我院的呼吸介入技术再上新的台阶,也表明我省在治疗艾滋病人呼吸道疾病技术方面向前跨了一步,极大缓解了大气道病变患者因罹患传染性疾病、尤其是艾滋病而投医无门的局面。随着我院呼吸介入学科的不断进步,呼吸内镜技术在提高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疗效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、延长患者生存期等方面定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

专家简介

图片

丁帅伟
内镜诊疗中心(支气管镜)主任

医学硕士,主治医师,河南省大气道狭窄救治联盟委员。长期从事肺部感染、肺结核、支气管结核、肺部肿瘤、气管支气管肿瘤、纵膈肿瘤、良恶性气道狭窄、气道异物等胸部疑难疾病的介入诊断与治疗。目前专职从事呼吸介入学的临床工作及研究,擅长常见及疑难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,尤善于支气管镜下治疗艾滋病合并的肺部气道疾患、各型肺结核、气管支气管结核、耐药肺结核及内科胸腔镜诊疗各种疑难胸腔积液、包裹性胸膜炎等疾病,能熟练开展支气管镜下冷冻、球囊扩张、高频电刀、APC、TBNA、EBUS-TBNA、硬质气管支气管镜、支架植入、电圈套器肿瘤切除术、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激光透壁活检术等多项高级别呼吸介入技术,在各类气管支气管狭窄、气管及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治方面有着特别的造诣。参加科研项目三项,发表核心期刊论文三篇。


医院地址:二七区京广南路29号(京广路与长江路交叉口)

乘62、81、126、203、553、556、563、906、981、B16、Y17、111、B1路直达 地铁:五号线京广南路站下车向南500米

联系电话 0371-60331627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www.zz6y.cn © Copyright 2020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05665号-1

技术支持:河南维康软件有限公司